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金源文化发祥地、金源古都——哈尔滨市阿城区,位于美丽的阿什河畔。学校始建于1985年,前身为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。2018年,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、教育部备案,成为统招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。学校所在地为原阿城继电器厂旧址,校园建设规划保留了老工业基地的建筑风格,同时集金源文化和现代元素于一体,彰显厚重文化底蕴,形成优质育人环境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390人,全日制在校生6794人。拥有硕士学位教师54人,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68人,“双师”型专业课专任教师81人。学校占地40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6.7万平方米。图书资源40.77万册,其中,纸质图书24.46万册,数字资源16.31万册。
学校立足于第三产业构建专业体系,涵盖民航运输、航空装备维修、现代服务等领域。设有专业19个,分别是空中乘务、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、民航空中安全保卫、民航安全技术管理、航空物流管理、应急救援技术(航空医护与急救)、通用航空航务技术、通用航空器维修、无人机应用技术、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、应急救援技术(社会应急管理与救援)、机场电工技术、机械制造及自动化、无人机测绘技术、高速铁路客运服务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、旅游管理、酒店数字化运营和现代物业管理。其中,学校在省内率先设立空中乘务专业,成为龙江地区民航教育的先驱者,成为全国“航空七校”之一。学校聚焦民航运输业开展重点专业建设,将空中乘务专业打造成为国家级重点专业,形成专业品牌、行业标杆,在社会各界享有盛誉。
在多年办学实践中,学校取得丰硕成果。2021年,学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黑龙江省“高校系统文明校园”。2024年,荣获“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”一等奖,经验案例《运用“三课堂”提升思政课“三度三力”》荣获一等奖。作为理事长单位之一,牵头组建哈尔滨市阿城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。学校紧跟国家职业教育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战略,主动参与黑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,以航空类专业优势成为黑龙江“航空器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”成员单位。经国家民航空管局、中国航空运输协会、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、黑龙江省航空产业协会等机构评审认定,学校成为中国民航低空飞行服务专业人员基础培训机构(代码CATA 03),是全国第三家、东北首家具有该资质的培训单位;同时,学校成为通过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-147部《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》审定的机构,即147培训机构,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认定并颁发的《维修培训机构合格证》。学校与黑龙江省航空产业协会、黑龙江凯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。积极支持区域社会事业发展,为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输送26名志愿者,成为全省提供志愿者服务的14所高校之一。
学校不断创新办学理念,总结凝练“54321”育人理念。“5”,即五项国际化:课堂教学国际化、教师培训国际化、学生实训国际化、技能证书国际化、学生就业国际化;“4”,即4E协同:礼节礼仪(Etiquette)、英语(English)、专业技能(Expertise)、职业道德(Ethics);“3”,即三自育人: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;“2”和“1”,分别为两课一团:特色选修课、晚课和学生社团。充分利用课堂育人、生活育人、活动育人、文化育人等方式,高质量实现全员育人、全过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。
构建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,创设了“工学交替、任务驱动、项目导向、顶岗实习”的教学模式。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学校现有空客A320、A330客舱服务训练舱、A320动态模拟训练舱、波音737-800舱门训练器、空客A320舱门训练器、航空灭火舱、机场安检设备、飞行模拟器、CRH380B动车乘务训练车以及安-24运输机、米-8直升机、运输5型飞机、初教6型飞机等多架飞机和二十余台飞机发动机等实训设备。与美国、德国、奥地利、荷兰、西班牙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韩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尤其是与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,先后派百名优秀教师到韩亚航空完成国际航空乘务培训,取得韩亚航空培训合格证书。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,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%以上。为各类企业输送了近万名优秀人才,如南航客舱部乘务队副经理曹爱、黑龙江分公司客舱部经理问迪;海南航空公司部门副经理、公司团委副书记邹岚,厦门航空公司客舱部经理张玉晶、形象代言人孙宁;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形象代言人、中国民航系统十佳空中乘务员姚晓航等。与四川航空、深圳地铁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办订单班,与珠海九洲蓝色干线有限公司、北部湾航空等33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。合作单位涵盖航空服务类、海上交通类、机场地面服务、铁路地铁、部委机关、航空工程技术、文职服务等多个行业方向,为学生就业开拓多重赛道,提供不同选择。
学校立足龙江、面向行业、辐射全国,坚持“地方性、行业性、应用型、国际化”的办学定位,坚持“以国家需要为使命、龙江需求为己任、人民满意为目标”的新时代办学方向,探索实施“产教融合、双元育人”人才培养模式,大力培育“艺术修养与工匠精神并育、职业礼仪与岗位技能兼修”的办学特色,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、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高职学校。